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大家关注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提升澜沧江源生态环境

    信息发布者:jiangtao
    2017-09-25 10:21:17    来源:大江网   转载


    (新华网)(1)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提升澜沧江源生态环境


      9月24日,在杂多县的一处垃圾分类站,一名环卫人员在清点回收的各类垃圾。杂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,素有“澜沧江源第一县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杂多县大力推进生态保护,在县城和牧区开展垃圾分类回收,按照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乡运转、县处理”的新型牧区垃圾处理机制,净化和改善环境,增进资源利用率,提升综合处理效率。新华社记者张大川摄


    (新华网)(2)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提升澜沧江源生态环境


      9月24日,在杂多县的一处垃圾分类站,一名环卫人员将已经分类好的塑料垃圾填进压缩打包机内。杂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,素有“澜沧江源第一县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杂多县大力推进生态保护,在县城和牧区开展垃圾分类回收,按照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乡运转、县处理”的新型牧区垃圾处理机制,净化和改善环境,增进资源利用率,提升综合处理效率。新华社记者张大川摄


    (新华网)(3)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提升澜沧江源生态环境


      9月24日,在杂多县的一处垃圾分类站,环卫人员将已经压缩打包好的垃圾运至指定摆放地点。杂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,素有“澜沧江源第一县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杂多县大力推进生态保护,在县城和牧区开展垃圾分类回收,按照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乡运转、县处理”的新型牧区垃圾处理机制,净化和改善环境,增进资源利用率,提升综合处理效率。新华社记者张大川摄


    (新华网)(4)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提升澜沧江源生态环境


      9月24日,在杂多县的一处垃圾分类站,环卫人员站在经过他们处理打包的垃圾前。杂多县位于青海省南部,素有“澜沧江源第一县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杂多县大力推进生态保护,在县城和牧区开展垃圾分类回收,按照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乡运转、县处理”的新型牧区垃圾处理机制,净化和改善环境,增进资源利用率,提升综合处理效率。新华社记者张大川摄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